佛光新聞2017-12-02T20:04:27+10:00

佛光新聞

2025年唐人街佛祖出巡慶新年,給人歡喜

墨爾本唐人街於2月2日初五展開墨爾本新年慶祝活動,墨爾本佛光山以「佛祖出巡」參與,十幾萬民衆湧入墨爾本唐人街,舞龍舞獅,炮竹鼓鈸聲響徹雲霄。佛像佛台的設置彷彿將殿堂移至唐人街,便利成千上萬民眾能在新年點燃一柱平安香,虔誠祈禱,為自己和家人祈福,同時也展現信仰方面的文化傳統。道場以新年紅包和吉利糖與大眾結緣,祝願在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墨爾本佛光山攤位前人頭攢動,雖然烈日炎炎,許多遊客仍興致勃勃地選購佛教文物,上香、點燈人潮不斷,金光閃閃的許願樹更是引人注目的新年祈福項目,吸引衆多自媒體及遊客拍照直播;青年團的臉部彩繪,亦是許多人駐足排隊體驗的活動;莊嚴具質感的佛台讓墨爾本主流電視臺Channel 9選為其報導新年新聞的主要背景。一天的慶祝活動,在義工的熱心服務下,讓來自各地的大眾與佛結緣,瞭解人間佛教,感受特別的農曆新年,每位參與的義工皆忘記疲憊,法喜充滿,充份發揮「給人歡喜」的佛光人精神。

「筆墨留情-沈金和師生書法聯展」開幕

2025年1月26日下午 墨爾本佛光山舉行「筆墨留情-沈金和師生書法聯展」開幕式,與會有監寺覺旻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理事張麗施督導、沈金和師生等30餘位來賓參與。沈金和老師為墨爾本著名禪畫書法家,長期於道場發心教授書法,其作品曾於墨爾本國家美術館展出並收藏。 監寺覺旻法師致詞表示,書法不但是中華文化藝術,也可以從書法中看出書寫著的心境,就如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言,「請不要看我的字,請看我的心。」展出作品在在呈現出書寫者自在祥和的禪定意境。沈金和老師表示,他在傳統的書法藝術中加入現代的思維,一幅「日日是好日」三個「日」字以不同字型書寫,體現傳統藝術與現代的結合及創新。澳籍學員彼德已跟隨沈老師學習書法超過十五年,他在學習感言中提及自身學習書法的過程和體悟,從最出練習近三個月的「一」字,培養出耐心及專注,逐漸感受中國書法蘊藏的非凡意境,和書寫背後所需的力道與定力。 開幕式亦邀請沈老師及資深的學員當場揮毫,精湛的筆法獲得在場大眾熱烈的鼓掌讚嘆。

元旦朝山

2025年1月1日清晨7時,80余位護法信徒及信眾帶著至誠之心前來墨爾本佛光山道場參加一年一度「元旦朝山」活動。大眾跟隨法師虔誠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三步一拜,以清淨心恭敬頂禮,從寺外一路至大雄寶殿。法師領眾誦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朝山祈願文」,祈請佛陀慈悲加被,以朝山功德回向新的一年善願成就、眾生安樂、福德圓滿。 監寺覺旻法師開示:朝山是佛教徒維繫信仰的修行和活動。朝山緣起於佛教四大名山,象徵普賢、地藏、文殊和觀音四大菩薩的德行。而真正的朝山,不僅是朝拜外在的聖地,更是朝拜我們內心的佛性和清淨自性。「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不要執著在相上,要相信自己的清淨自性的佛心。如果有顆清淨心就是與菩薩感應道交。法師引用星雲大師2025年祝福墨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勉勵大眾在新的一年勇敢前行,繼續精進修行,將朝山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用覺察力和智慧開發內心光明,照亮自己與他人。

臘八粥供衆結緣 祈福平安吉祥

墨爾本佛光山於2024年12月08日舉行「慶祝佛陀成道日暨法寶節」法會,近120位信徒參與,虔誠誦持《金剛經》。監寺覺旻法師開示佛教徒在法寶節吃臘八粥習俗的由來,同時感恩佛陀證悟後,受諸天之請宣說法義,讓衆生有法可依,得到生命的提升。為即將來到的彌陀法會,法師藉此說明,佛陀慈悲,在需三大阿僧祇劫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修行外,宣說淨土法門,讓眾生對發菩提心後的修行產生信心。在彌陀四十八願中以第十八願解釋彌陀淨土法門以攝機最廣,不論是上根、中根、下根都涵攝其中;方法最易,只要至心信樂,專稱彌陀佛名,而成為易行道修行法門的代表。 最後法師提點大眾,從一碗粥看到諸多的因緣,感謝典座義工發心切洗準備及烹煮臘八粥。 他們前一日來道場切、洗臘八粥材料,是日典座師兄們一早進行前置作業,大竂裡炊煙繚繞,為的就是煮出美味、和諧、歡喜的臘八粥供眾。 法會後大眾於五觀堂享用熱騰騰的臘八粥,也將具有意義的臘八粥帶回與家人朋友分享,希望把平安、法喜和祝福通過一碗碗粥傳遞給家人朋友,當日約結緣臘八粥近700碗。大眾感恩佛陀、星雲大師及常住法師的慈悲,還有義工菩薩們的辛勤煮粥。臘八粥的溫暖、吉祥、和諧,正象徵著2024年的即將圓滿,感恩過去一年的平安,提醒未來更精進。                                      [...]

2024年中華學校結業典禮 展現一年學習成果

12月7日上午,墨爾本佛光中華學校舉行「2024年結業典禮暨成果展」,約150位學生及家長出席。監寺覺旻法師於典禮致辭,贊嘆家長對子女學習中文的重視,老師的辛勞教學及郭小雯教務主任對學校教務的協助。郭小雯主任除向家長匯報過去一年教學外,還報告學校配合中華節慶,為學生舉辦端午包粽子、中秋畫燈籠等文化活動。典禮中,頒發各年級優秀學生、突出進步獎狀,對學生們學習中文的努力予以肯定與鼓勵。 成果展中,由六年級學生郝胤、卓怡善分別擔任中英文司儀,帶動全場氣氛,各年級學生用多元的表演形式展示學習成果,有唱歌、朗讀、話劇等,各具特色。其中增強班演唱「兩隻老虎」,配上動作,展現小朋友自然可愛的純真;一年級表演「聽我說謝謝您」手語歌,任課老師還準備「謝謝小星星卡」,在表演中送給在場老師、家長,帶給大家驚喜;六年級的「屈原」小話劇,生動有趣,投粽子到江裡的環節,更引得全場哄堂大笑,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家長們肯定小孩在佛光中華學校的學習,結業典禮結束後,紛紛為小孩註冊明年的學習。有家長表示坊間有以升學為目標的著名中文學校,但小孩更歡喜在溫馨的佛光中華學校上課,家長也說到在此不僅能學到中文,更讓孩子們學到三好的品德和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 一年一度的結業典禮暨成果展在歡喜圓融中圓滿,期待更多學生加入佛光中華學校。    

慧知法師佛學講座 《佛教建築美學與生活修行》

墨爾本佛光山於2024年11月24日舉辦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宗委,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主講《佛教建築美學與生活修行》。與會有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榮譽功德主張麗英、旅澳畫家王卉娟、墨爾本協會會長謝嘉莉,以及佛光人、中外社會人士等約170人參與。 慧知法師此行為首次蒞臨墨爾本弘法,開篇貼合墨爾本當地活躍的咖啡文化,分享自己經歷一次由喝咖啡而體悟的故事,喝咖啡無需分別淺焙深焙,重在喝到一杯咖啡時可以體會其中豐富的層次與各種因緣的匯聚。慧知法師由八十年代末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地宮被意外發現講起,“一聲傾倒,卻帶來半唐盛世映在眼簾”,歷經千年封閉於地宮中的釋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與三枚「影骨」重現于世。從而帶出佛陀紀念館地宮施設的原由,體現世間的依緣與相續性。 慧知法師列舉各地著名的佛教建築,如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印尼婆羅浮屠,斯里蘭卡加爾寺三佛石窟,清邁的班頓寺,日本唐招提寺等。說明佛教建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變與發展,分析佛教建築隨著時代更迭與藝術的發展,佛教建築的獨特佈局和空間設計承載了對於佛教的時空觀和宇宙觀的表達。佛教對於“諸有”是隨緣的,包容性極強的,佛教建築藝術也隨順各種文化背景,而呈現各種外相的差別,逐漸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的橋樑。慧知法師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地將佛教建築、無常及因緣等法義巧妙的結合,並導入星雲大師和人間佛教思想的例證,為墨爾本帶來一場精彩又特別的佛學講座,加深信徒對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善美的、淨化的本質之肯定,讓在場的聽眾意猶未盡,法喜充滿。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