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佛光山「盂蘭盆孝親報恩梁皇寶懺法會」
2024年農曆七月適逢孝道月,墨爾本佛光山啟建「盂蘭盆孝親報恩梁皇寶懺法會」,法會從8月3日至11日為期四天,每天逾200人參加拜懺。
8月3日,監寺覺旻法師開示,《梁皇寶懺》根據《法華經》、《華嚴經》等13部經典編製而成,被譽為「懺王」。世間萬象皆因緣而生,因果法則使然。念佛和懺悔的功德,如同舟船,雖然不能直接消除果報,但可以幫助眾生解冤釋結,使懺悔者重罪得以輕受,還可助力往生佛國。透過懺悔改變自我,清淨身口意,廣結善緣,這才是《梁皇寶懺》的真實意義。
8月4日,爾有寺監寺覺如法師開示,用謙卑的胸懷在佛前專注禮懺,能由定生慧。懺文中云:「緣夫三界為心,萬法為識,無本心之妙理」,通過認識業果與空性智慧,發願,斷惡修善,淨障集資,福慧雙修,能得到解脫、自在如意的生活。 《梁皇寶懺》教導大眾正知正見,自利利他。同時,拜懺也能為親人及所有眾生消災祈福,幫助亡者超度往生。唯有不斷懺悔,以冤親平等的慈悲心與佛相應,三業清淨,廣結善緣,才能不斷改往修來,光明普照,邁向成佛大道。
8月10日,爾有寺監寺覺如法師開示,《梁皇寶懺》以慈悲為本,透過文字般若,使我們得到啟發。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彌勒菩薩教誨我們具備四種方便,可以遮止一切罪障:一、破壞現形,辨識並悔過所造罪業;二、對治現形,尋求相應的方法;三、遮止罪惡,防護、保護自己;四、依止善法,藉由誦經、拜懺等修持法門來對治懺悔罪業。在《星雲大師全集》,「佛教徒如何從行為上去懺悔」中大師告訴我們,要隨時隨地從四種行為上來成就:一,說好話來懺悔。二,捐善款來懺悔。三,勤勞服務來懺悔。四,成就他人來懺悔。由心理上的懺悔轉化可得五種福報:一者,終不遠離一切聖人;二者,一切眾生,樂見樂聞;三者,入大眾時,不生懼畏;四者,得好名;五者,莊嚴菩提。法師與大眾共勉,隨時懺悔身口意,思維「三好」,獲得清靜自在的人生。
2024年8月11日,監寺覺旻法師開示,常能保持自慶心者,必是知足感恩之人;常懷感恩心者,必會珍惜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 《梁皇寶懺》前懺文中「自慶」啟示我們知足與珍惜,佛陀於菩提樹下證悟緣起法,洞悉一切現象皆由因緣和合而成,皆無獨立存在。若無佛出世,我們難以聞法得,「警緣三寶」懺文提醒我們要時常感念三寶恩德。法師播放《梁皇寶懺》事前準備的花絮短片,短片記錄了法師及義工們為法會所付出的勞力心力。覺旻法師表示,正是因爲善緣和合的共同努力,才能夠成就這莊嚴的壇場與殊勝的法會,讓大眾能安心禮懺,所以要感恩一切的因緣。生活中雖難免遇見困厄,但若能以智慧觀照其中因緣,便能生起安樂與自在。